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拥有高级司法权,干预王位继承,参与国家政务;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也逐渐扩大了在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利。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对英格兰的传统一无所知……最终导致革命爆发,国王被送上断头台。此后,又经历近四十年的曲折过程,到“光荣革命”议会取得最终胜利。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但议会主权并不意味着民主制度。英国革命后就是贵族掌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首相逐渐掌握了行政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其在议会中的作用。革命后的近百年间,随着中央政府职权范围的扩展,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法律规定,文官不得参选议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上院联邦议会和下院帝国议会是全国立法机关。邦议会代表各部,议员为邦政府派遣的高级官员,按照邦政府指示统一投票,联邦议会主席由宰相兼任。帝国议会由25岁以上男子按照普遍、直接、秘密的普选制选出。它的决议必须经联邦议会通过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号,是“联邦之首”。皇帝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由任命首相和文武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两个议会。普鲁士宰相同时也是帝国首相,直接对皇帝而不对议会负责。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1)具体含义:“王在议会”,国王没有专制权力;上院、下院 分工不同,相互制衡。 主要历程: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形成;19世纪中期,议 会改革;19世纪中后期,文官制度改革。 (2)背景: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德意志的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德意志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者的推动。 不同: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德国是 二元君主立宪制,皇帝总揽国家统治大权。 评分细则: 分数 标准 0-3 观点不明确,基本照搬照抄原材料,或论点不符合要求 4-6 论点基本符合要求,仅有一对史实但中外关联不明确,基本没有对论点的表述 7-9 论点符合要求,但仅有一对中外关联的史实支撑,逻辑较严密,有表述且很清晰 10-12 论点准确符合题意,有两对或以上中外关联史实支撑,逻辑严密,有明确表述,论述清晰合理,有结论。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限制王权的《大宪章》……议会形成两院制,由贵族组成的上院……被称为平民院的下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王在议会”、上院、下院分工制衡等方面说明材料中“英格兰的传统”的具体含义。再据材料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1850至187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文官制度改革等方面概括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完善的主要历程。 (2)本题根据材料二“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号……普鲁士宰相同时即是帝国首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资本主义发展、分裂状态、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者的推动等方面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再据材料二“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立宪制的角度比较徳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特朗普政府多次明确提出“美国利益第一”“美国至上”等主张;英国“脱欧”;西欧一些国家不断遭到恐怖袭击;西欧一些政党与政界人士反思,甚至抵制经济全球化。这些现象表明

A. 发达的国家普遍反对全球化

B. 恐怖主义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C. 全球化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D. 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反作用明显

 

查看答案

下列雕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位总统纪念园内的艺术作品。根据其人物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那位专注听广播的市民正在收听

A. 罗斯福总统宣布实施新政的广播演说

B. 肯尼迪总统关于武装封锁古巴的演说

C. 尼克松总统宣布他将访问中国的公告

D. 布什总统关于九一一恐怖袭击的演说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到冲击         B.一战推动女性杜会地位的提高

C.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D.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

 

查看答案

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其连接点就是内阁,内阁本属行政机构,但在职能上亦属立法机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配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兼有行政权和立法权

B. 行政权和立法权通过内阁有效结合

C. 内阁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英国政治权力的基本架构混乱不清

 

查看答案

1760年,除伦敦外,只有布里斯托尔的人口在5万以上。1841年,伦敦人口差不多有224万,是80年前的3倍;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个,5万以上的有24个。这表明英国

A. 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B. 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C. 城乡结构明显改变

D. 人口总量迅速增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