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 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

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

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 关系: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趋势: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解析】 第(1)问,“意图”,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依据材料信息“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得出:形成了二元体制。 第(2)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信息“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得出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依据所学知识而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第(3)问,“趋势”,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地方权力越来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秦朝与唐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查看答案

欧洲历史学家指出:“古代雅典与当代欧洲的民主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民主并没有在它的诞生地盛行起来。在一千多年中它几乎被遗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雅典民主制度

A. 只是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观念上的影响

B. 与近代民主政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C. 是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的先决条件

D. 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在实践层面的再现

 

查看答案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积极向外扩张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罗马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一时期的罗马

A. 公民法占据着统治地位

B. 习惯法的痕迹已经清除

C. 普通民众均受法律保护

D. 以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制”,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表明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核准权。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 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

D. 分权制衡体制已经显现

 

查看答案

《查士丁尼法典》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 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B. 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C. 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D. 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