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行政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行政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严格的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明确了监察官的任职期限与升迁。“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历代还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来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小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材料二美国的行政监督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分散在各有关部门分别执行……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摘编自李玉赋编《中国廉政建设研究成果集二》

材料三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同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逐步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勾结,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家财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得意地对身边的人说:“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带来的后果。

 

(1)特点:检察官有明确的任职期限;以法律规定检察官的职责;检察官员的品秩较低。 评价:对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防止官员贪腐等起到一定作用;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的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并不代表民众履行职责而只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 (3)现象:领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 后果:导致苏联党和政府失去群众基础,最终苏联解体。 【解析】 (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相关知识。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这句话可知其特点为监察官有明确的任职期限,根据材料一中“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这句话可知其特点为以法律规定监察官的职责,根据材料一中“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这句话可知其特点为监察官员的品秩较低。第二小问,结合监察制度的实际作用和本质目的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2)由材料“美国的行政监督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说明美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由材料“行政监察的任务分散在各有关部门分别执行”说明美国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由材料“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说明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 (3)第一小问,由材料“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说明领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由材料“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说明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苏联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各种问题丛生,苏联党和政府失去群众基础,最终苏联解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 马歇尔计划与美苏“冷战”

B. 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

C. 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新经济”

D. “北约”成立与美苏“冷战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查看答案

(题文)德国的历史学家曼弗雷德•马伊说:“古巴危机是现代历史中的一个转折。两个超级大国都认识到‘强权政治’已经进人了死胡同:没有哪个国家敢于使用原子武器,如果它不想毁灭自己和整个人类的话。”这说明美苏“冷战”

A.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 威胁到世界和平,使人们生活在恐怖之中

C. 美苏开始形成对峙的局面

D.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查看答案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1957
 

1965
 

1972
 

1972
 

1973
 

1974
 

1978
 

1980
 

接受国
 

苏联
 

朝鲜
 

美国
 

日本
 

法国
 

美国
 

西班牙
 

联邦
德国
 

 

 

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C.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反对霸权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