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列宁曾说,1871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

列宁曾说,1871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 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 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 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 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D 【解析】 从材料看,当时法国还没有工人政党,因而A项不正确;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出现了工人运动,B项错误;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排除C项。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当时的法国,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资本主义大工业未充分发展,社会去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 赞成两个政权并存

B. 主张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下列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十月革命

A.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指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D. 加剧了俄国与交战国的军事对抗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 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D. 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查看答案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观察中国》

材料三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20多年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

—燕继荣《中国的改革:另一种民主化经验》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民治”建立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情况?它对政治建设有何危害?

(3)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怎样体现“治政”的。

 

查看答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部法律,它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法律是

A.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