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人文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

(题文)人文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

(1)依据材料一,指出普罗塔戈拉对神所持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1)态度:怀疑神灵。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2)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重视现实生活;尊重人性,肯定人的价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倡导人的个性。 作用:促使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解析】 第(1)问,“态度”,依据材料一信息“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得出:怀疑神灵。“社会根源”,依据所学知识从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第(2)问,“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二信息“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概括得出:重视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提倡科学、倡导人的个性等。“作用”,依据所学知识从促使人们摆脱神学的束缚、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等角度分析。 第(3)问,“主要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三信息“在宗教方面……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社会契约”……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概括得出:在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在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如何破坏”,依据所学知识从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严复两人的思想具有理论视界的一致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固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严复《辟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刚七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和黄宗羲在对待君主制度上有何差异?并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论

言论者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材料二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根据材料一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学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3)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

 

查看答案

(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查看答案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B.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C. 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查看答案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