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

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A. 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 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 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 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D 【解析】 “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突出了人的地位与价值,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故D正确;A、B材料未体现,排除;14世纪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并非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 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C. 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D. 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查看答案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视个人的感觉官能而有所不同。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由此推断该哲学家

A. 肯定人的尊严

B. 否定神灵存在

C. 强调理性至上

D. 推崇绝对真理

 

查看答案

分析下表中各思想家的主张,下列结论最准确的是

国籍

人物

观点

古代希腊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古代中国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荀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A. 古代中国强调鬼神忽视人性

B. 古代希腊思想理论注重道德

C. 中西方思想在某些方面相通

D. 中西方思想发展上趋于相似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 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 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 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查看答案

顾炎武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认为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 认为前人研究成果不可超越

B.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C. 强调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

D. 否定明代学术成果重视调查研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