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141年董仲舒为兴建太学上奏汉武帝:“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

公元前141年董仲舒为兴建太学上奏汉武帝:“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据此可知,董仲舒兴建太学的意图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培养政治人才

C. 扩大儒学影响

D. 确立选官制度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太学属于官方教育,其主要目的是招揽人才、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A项加强思想控制与材料信息“以养天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太学教授的内容,故无法推断扩大儒学影响,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的信息,而是强调董仲舒建议兴建太学的意图是培养政治人才,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代皇帝若遇到天降灾异,常会下诏书罪己:“天下治乱,在朕一人。”皇帝把灾异责任全归于自己一人之身。这从侧面反映出

A. 汉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皇权神圣化的逐步加深

C. 君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D. 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广泛

 

查看答案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B. 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都抑制了土地兼并

D. 都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荀子曾说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表明荀子强调

A. 小农经济的水平低下

B.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

D.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查看答案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以《诗经》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汉儒也说《诗经》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表明儒学家

A. 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功能

B. 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

C. 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

D. 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