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是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 信息时代的到来

B. 理性时代的到来

C. 蒸汽时代的到来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D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这一有效信息,可以分析出,涉及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是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电灯等发明符合这一概念。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 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B. 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成电影

C. 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比赛

D. 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俄国人民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

(3)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

 

查看答案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A. 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查看答案

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这反映了临时政府

A. 因决策失误导致失去民心

B. 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C. 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D. 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

 

查看答案

1917年,普列汉诺夫指出:“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这说明他

A. 坚持无产阶级参与二月革命

B. 反对列宁“四月提纲”的主张

C. 主张建立俄国民主联合政府

D. 充分认清了俄国当时革命形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