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4至17世纪欧洲相继实现了“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其所指历史事件...

(题文)14至17世纪欧洲相继实现了“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其所指历史事件分别是

A.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D.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

 

A 【解析】 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人的发现”;新航路开辟成功,世界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这是“世界的发现”。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 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    B. 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 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 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②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科学理论是

A. 三民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条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符合此观点的思想有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中体西用

③维新变法思想

④民主共和思想

⑤民主与科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应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