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

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梨洲”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民主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说明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1)黄宗羲。 主要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和限制君权的主张;把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认为工商皆本。 (2)新发展:启蒙运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的蓝图。 作用:启蒙运动冲击着欧洲封建统治,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3)原因: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 占统治地位。欧洲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解放了思想;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促成了欧洲启蒙思想家描述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解析】 试题第(1)题由“黄氏”“《待访录》”可知“梨洲”就是黄宗羲,“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还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和限制君权的主张;把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认为工商皆本。 第(2)题第一问,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根据材料可知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第二问,“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可知,启蒙运动冲击着欧洲封建统治,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的思想,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3)题从17、18世纪中国、世界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来说明。明清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缺少宽松的政治环境,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是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思想上,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因此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欧洲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解放了思想;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促成了欧洲启蒙思想家描述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迷恋戏曲。《旷园杂志》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者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

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这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装、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叶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剧形成的条件。

(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七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迅速地变为工业人口。当时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

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③内燃机驱动的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④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C.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 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查看答案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 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查看答案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