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

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状况急剧恶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夕达到顶峰,此时超过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收入层级中的前10%人群占到了美国国民收入的30%-35%。然而,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扩大。到21世纪伊始,前10%人群的收入比重上涨到45%-50%。如果以这种节奏继续上涨,到2030年时前10%人群将会拥有国民收入的60%。

—摘编自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

材料二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的悬殊差异……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会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摘编自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千年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以来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的主要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1世纪的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先高后低再高,有进一步拉大(恶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国家垄断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2)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一等 在21世纪的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发达国家临着良好的机遇(任答3点)①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等优势可以在全球化浪潮中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③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任答3点)①反全球化运动此起彼伏;②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③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影响;④恐怖主义等 两个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二等 论证过程中提出观点;简单抄材料 按点给分 层次较分明,史论能结合。 三等 观点片面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四等 论点不合理;无论点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解析】 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夕达到顶峰……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扩大”概括得出:先高后低再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主要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国家垄断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角度分析。 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1世纪的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这一主题,确定一个观点,观点一定要明确,不要莫名两可;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也“日益焦虑”,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重大的挑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意义两个角度论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徽商茶叶贸易在道光以前以面向北方的内销为主,外销的比例很小,而且几乎都是通过广州销往国外。徽州与广州途程在3000里以上,途中费时在两个月以上,旷日持久的长途贩运对茶叶这种讲究季节性的商品来说很不利。但徽商与外商交易,茶叶价格由徽商报出,获利极厚,徽州人称之为“发洋财”。

材料二  道光中叶以后,尤其是经历了19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咸丰兵燹”后,“徽茶内销不及十之一二”,十之八九均为外销。与此同时,上海作为茶叶贸易的口岸日益重要。1844年,上海出口茶叶数量仅为广州的六十分之一,而到了1855年,上海出口茶叶数量达到了8千万磅,同期广州为1.67千万磅。由徽州赴上海多走水路,雇小火轮20日即可走完全程,再加上上海为“南北适中之地”,众多做茶叶生意的外商洋行云集上海,很快上海便成为当时中国茶叶出口的最重要基地。徽商也凭借在上海的茶叶贸易勉力维持了一点点昔日的荣光。

——摘编自张燕华、周晓光《论道光中叶以后上海在徽茶贸易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光中叶以前徽商茶叶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按特定的时间、空间尺度指出中国茶叶贸易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发生的原因及实质。

 

查看答案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一修订主要是基于

A.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B.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C.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查看答案

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出

A. 下放权力解放了生产力

B.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

D. 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

 

查看答案

1978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访问了英国一位失业工人家庭,发现自己的工资仅仅是伦敦一个垃圾收集工的1/6。原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工人,生活水平竟然比中国的副总理还高。这一事例说明,当时中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旨在

A. 发展生产力提高国人生活水平

B. 效仿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

C. 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扩展

D. 和资本主义制度一较高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