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仁宗实录》卷十一载:咸丰初,晋商摊派捐输繁多,朝廷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

《清仁宗实录》卷十一载:咸丰初,晋商摊派捐输繁多,朝廷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1851年,榆次晋商常怿通过捐输获得“诰封武德佐骑尉从五品武官散阶”。之后,常家捐输频繁,朝廷封赏不断。这种做法旨在

A. 弥补清政府的国库亏空

B. 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C. 抵抗西方列强侵略

D. 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A 【解析】朝廷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且捐输频繁,朝廷封赏不断,这说明清朝政府以此弥补清政府的国库亏空,故A正确;朝廷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不能说明政府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故B错误;材料与抵抗西方列强侵略无关,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尖锐的阶级矛盾,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顾炎武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认为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 认为前人研究成果不可超越    B.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C. 强调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    D. 否定明代学术成果重视调查研究

 

查看答案

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上农》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功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注:家产多之意),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这主要体现了

A. 藏富于民的思想开始出现

B. 国家推行重农政策的目的

C. 农耕统治者宣扬安土重迁

D. 古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

 

查看答案

《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喜爱鲁武公少子并强立他为嗣君,鲁人不从王命,周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这一事件表明

A. 周宣王带头破坏分封制度

B. 维护周政治的宗法制瓦解

C. 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王废立

D.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施琅在征台过程中,占领澎湖之后,郑氏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而是着眼于做争取郑氏及其军队的工作。施琅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郑军将士,稳定民心;同时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同意他的招抚政策。施琅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郑军官兵,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终于认清了形势,决定降清。他们请施琅迅速到台湾稳定局势。施琅不费一兵一卒抵达台湾,以和平手段完成了台湾统一。这就使清军和郑氏的军队避免了杀伐流血,更使台湾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火。

施琅来到台湾后,命令军队从大陆运去粮饷,不得向当地百姓征集。军队的“日用蔬菜,市肆买办,照依民价无亏,断不许借称官办应用,一丝一毫侵取民间”。他还严禁当地社保甲进行犒劳军队的活动,以免“致扰民生”。这种为民着想的观念,在当时以至今天都是十分可贵的。

——摘编自王宏志《从施琅统一台湾看古代“爱国”的含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能够完成统一台湾重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施琅经营台湾的举措及其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