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考虑对广东部分地区实行特殊政策,最初称之为“贸易合作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考虑对广东部分地区实行特殊政策,最初称之为“贸易合作区”、“出口工业区”,1979年定名为“出口特区”,1980年3月中央采纳广东省的建议,又将其改名为“经济特区”。这说明当时经济特区

A. 加工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

B. 实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

C. 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为辅

D. 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结合

 

A 【解析】“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体现了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前者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单一性;后者内涵丰富,更广泛,体现了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故选A;B是城市改革的做法,排除B;材料中并未体现国内经济体制的变化,排除C;D是农村改革的做法,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 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B. 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C. 意在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D. 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与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海面相连,陆路相接,有着独特的对外开放区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正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率先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它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湛江

 

查看答案

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该方针的提出说明

A.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

B.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

C.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而胡氏一蹶不振。”这说明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传统势力阻挠破坏

B. 外国资本主义恶性竞争

C. 胡氏资金少经营规模小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A. 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 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D. 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