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书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革命胜利依靠的是以下的原...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书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革命胜利依靠的是以下的原则:通过制定比较有限的目标和把敌人的界限尽可能缩小的办法来集合广大的盟友。应用于解放后局势的正是这种统一战线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集合盟友”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国内、国际上实行了什么制度或政策?并分别说明其影响。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为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参加了哪一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3)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新时期“大力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开展统战工作。”

列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展的表现和有利条件。

(4)当前,统一战线的国际性特征日益明显。它不是为了结盟对付第三国,而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各国合作共赢。举例说明21世纪的中国是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各国合作共赢”。

 

(1)国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影响:推动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国际:一边倒;影响:中苏建交,或同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或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3)有利条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表现: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的方针”。 (4)2001年中国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1)国内:结合所学,为“集合盟友”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国内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国际:结合所学,为“集合盟友”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建国初期在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取得的外交成就,中苏建交,或同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或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2)根据“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为争取扩大世界和平统一战线”可知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3)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条件是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表现:结合所学回答新时期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史实即可。 (4)结合所学,回答21世纪的中国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史实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初解放军进驻北平时,东交民巷各兵营仍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领事馆区是国中之国。在举行入城式时,毛泽东特别批准让军队游行穿过东交民巷。1950年1月6日,中央以北京市军管会的名义征用美、英、法、荷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后来与各国建交后,各国设立了大使馆。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 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B. 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 实行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帕维尔·希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 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 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C. 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D. 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查看答案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A. 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 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

C.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 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查看答案

(题文)1950年,中苏签订条约时,斯大林提出保留旧的中苏条约(1945年8月苏联与国民党签订)而只对实际内容进行修改,而毛泽东则坚持“签订一个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最终中苏另签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说明

A. 苏联仍推行大国强权政治做法

B. 中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方针

C. “一边倒”不利于国家政治独立

D. 中苏存在着巨大矛盾与分歧

 

查看答案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会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由此可见万隆会议

A. 唤醒了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自主意识

B. 通过了非集团、不结盟的自主外交政策

C. 符合亚非国家保持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

D. 为不结盟运动提供理论基础,是其起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