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的根源是 A. 传统孤立政策的深远影响 B...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的根源是

A. 传统孤立政策的深远影响

B. 美国政治外交的需要

C.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驱使

D. 经济危机严重削弱美国实力

 

C 【解析】首先明确美国政府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次要清楚“中立”政策属于上层建筑,它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在美国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故C正确,传统孤立政策、政治外交属于上层建筑,排除AB;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并不是实力不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

A. 和平谈判

B. 武力对抗

C. 经济封锁

D. 互相结盟

 

查看答案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6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 )

A.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 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D.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查看答案

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

②它在处理领土问题上将德国一分为二

③它无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④美国在该体系中并未谋得利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二战之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部战争,但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下列对这一结局出现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力量弱,且各自为战

B. 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 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同盟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韬(1828-1897)认为以中国近代化为目标的富强运动是一场为了消除中国与西方之间存在的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以致政治差距的一次民族总动员。他不仅需要一个讲究办事效率、有眼光、有谋略的官僚阶层,而且更需要拥有不同专门知识的企业家、商人、科学家、报人、工程师、技术员、教育工作者及其他各种有“一技之长、一材之擅”的专才。他说:“所以甄别人才者,直言极谏,舆图象维,一切专求乎实用”。他多次对封建顽固派把道德放在功利之前的林甸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攻击洋务运动“侈事功,夸富强,兴管商之风”是“不知兵甲修而后道德尊,师旅雄而后礼仪盛”,是“夏虫不知冰”,是杞人忧天。他把人才观与改革开放思想联系起来,即承认中国之学、中学之才,也承认西方之学、西方之才。从他所推崇的人才来看,后者甚至是他强调的重点所在。王韬认为,中国现代化急需大批实用人才,中国在国内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妨采取“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的方针。

—摘编自佟庆辉《王韬评传》

(1)根据材料,概括王韬的人才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王韬的人才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