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之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部战争,但未能遏...

二战之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部战争,但未能遏制二战的爆发。下列对这一结局出现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力量弱,且各自为战

B. 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 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同盟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依据题干可判断A、C两项是交战的双方,故正确,排除;B项是纵容侵略也可确定正确,排除;而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韬(1828-1897)认为以中国近代化为目标的富强运动是一场为了消除中国与西方之间存在的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以致政治差距的一次民族总动员。他不仅需要一个讲究办事效率、有眼光、有谋略的官僚阶层,而且更需要拥有不同专门知识的企业家、商人、科学家、报人、工程师、技术员、教育工作者及其他各种有“一技之长、一材之擅”的专才。他说:“所以甄别人才者,直言极谏,舆图象维,一切专求乎实用”。他多次对封建顽固派把道德放在功利之前的林甸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攻击洋务运动“侈事功,夸富强,兴管商之风”是“不知兵甲修而后道德尊,师旅雄而后礼仪盛”,是“夏虫不知冰”,是杞人忧天。他把人才观与改革开放思想联系起来,即承认中国之学、中学之才,也承认西方之学、西方之才。从他所推崇的人才来看,后者甚至是他强调的重点所在。王韬认为,中国现代化急需大批实用人才,中国在国内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妨采取“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的方针。

—摘编自佟庆辉《王韬评传》

(1)根据材料,概括王韬的人才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王韬的人才观。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不久,斯大林就预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对内政策方面将从进一步法西斯化中寻找摆脱现状的出路”,“在对外政策方面将从新的帝国主义战争中寻找出路”。以后,苏联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不断指出,法西斯侵略势力是世界人民的主要危险,要求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制止这股势力的蔓延和扩散。1933年12月,连供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包含以下四个要点:

(1)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国际联盟

(2)苏联不反对在国家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

(3)苏联同意比利时、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或其中某些国家参加上述协定,但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

(4)一旦遭到侵略国的军事进攻,各参加国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

—摘编自王思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的户籍什伍制度已大大松弛,个体小农大量减少,征兵制难以继续推行,军队的兵源除了战时临时性征兵之外,主要靠募兵维持。东汉各地屯兵多来自招募。东汉政府招募士兵的费用,称为“赏募钱”或“赏直”,实际上相当于雇佣士卒的工资。东汉对少数民族往往也采用招募的办法。东汉少数民族兵称“荑兵”,是军队中的常员,战事结束后也不遣散,编在军队中领受“牢直”、“廪赐”,成为一种常备的雇佣兵。……东汉末,刺史、牧、守不仅可以私自募兵,而且其募领之兵往往变成私人部曲(军队编制及家兵之称),士卒父子相袭,成为世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兵制改革的内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募兵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兹查有三品衔臣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编修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一百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八十万元以上。二品顶戴安徽候补道许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六十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州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书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

——《光绪政要·实业》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注:绅商指既有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中的张謇等人便是其杰出代表。)

 

 

查看答案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下列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 20世纪50年代末,政策失误使中国的粮产量有所减少

C. 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

D.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土地所有制改革带来粮食大幅增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