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的户籍什伍制度已大大松弛,个体小农大量减少,征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的户籍什伍制度已大大松弛,个体小农大量减少,征兵制难以继续推行,军队的兵源除了战时临时性征兵之外,主要靠募兵维持。东汉各地屯兵多来自招募。东汉政府招募士兵的费用,称为“赏募钱”或“赏直”,实际上相当于雇佣士卒的工资。东汉对少数民族往往也采用招募的办法。东汉少数民族兵称“荑兵”,是军队中的常员,战事结束后也不遣散,编在军队中领受“牢直”、“廪赐”,成为一种常备的雇佣兵。……东汉末,刺史、牧、守不仅可以私自募兵,而且其募领之兵往往变成私人部曲(军队编制及家兵之称),士卒父子相袭,成为世兵。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兵制改革的内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募兵制的影响。

 

(1)内容:募兵制代替征兵制【或政府出资雇佣(招募)士兵】实行“屯兵”制;少数民族成为兵源之一;允许豪强地主(私人)招募军队。 原因:土地兼并,个体小农减少;户籍制度遭到破坏;征兵制难以推行;豪强地主兴起;民族融合。 (2)影响: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加速了民族融合;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造成豪强地主拥兵自重,为汉末豪强割据混战埋下隐患。(任意3点,每点,第三点,。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东汉屯兵多来自招募,政府出资“雇佣”士兵,募兵制逐渐代替征兵制;兵源中包括了少数民族,“夷兵”成为常员;地方豪强地主允许招募士兵,组成私人军队。 东汉的户籍什伍制度松弛,土地兼并严重,个体农户减少,征兵制的基础遭到破坏,难以继续推行;地方豪强兴起,中央无力进行控制;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成为兵源之一。 (2)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军队建设,保障了士兵来源;对于少数民族士兵的招募,加速了民族融合;政府出资招募士兵,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地方豪强招募私兵,尾大不掉,对中央形成威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兹查有三品衔臣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编修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一百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八十万元以上。二品顶戴安徽候补道许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六十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州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书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

——《光绪政要·实业》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注:绅商指既有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中的张謇等人便是其杰出代表。)

 

 

查看答案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下列分析说明正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 20世纪50年代末,政策失误使中国的粮产量有所减少

C. 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

D.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土地所有制改革带来粮食大幅增产

 

查看答案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美国司法受到政府权力的影响

B. 分权制衡原则削弱了新政的效果

C. 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的干预政策

D. 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司法解释

 

查看答案

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B. 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D. 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对侵权纠纷既采用罚金又保存同态复仇。公元前3世纪《阿奎利亚法》则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者,应对其所有人赔偿被害物于杀害前一年内与最高价额相当的金额。”上述变化反映了罗马法

A. 打击侵权行为,体现法治文明

B. 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

C. 维护私有财产,主张惩罚报复

D. 尊重基本人权,强调轻罪轻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