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清政府准备“广开民厂”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 B...

19世纪末,清政府准备“广开民厂”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

B. 为辅助洋务派企业

C. 解决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

D. 抑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产阶级与清政府是对立面,政府不会为了他们的利益而采取对资产阶级有利的措施,故A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还有3千万两的赎辽费,清政府为了赔偿对日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扩大财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符合题意;甲午战败,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 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C. 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 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查看答案

(题文)近代实业救国的领袖张謇指出:“无工商则农困塞┅┅本对末而言,犹言原委,义有先后而无轻重。”“鄙人但望发展中国地利物产,供实业之用耳。”这一认识

A. 从新视角肯定了农业的作用

B. 认为工商先行才能活跃经济

C. 体现了其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D. 主张牺牲农业以发展工商业

 

查看答案

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 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 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 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 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查看答案

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可以从以下要素给历朝历代打分。

 

考察一个王朝,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科度)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

 

 

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分别打分,其中“经济”是必选要素)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