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工商业发展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不同的重视态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

我国工商业发展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不同的重视态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材料二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数倍。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

材料四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

——习美.李绍钻编著《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材料三,谈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据材料四概括“新商业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经济因素。

 

(1)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 变化: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商人的轻视,变为重视和推崇。 (2)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入超越来越严重。 解决:在中国建立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3)特征:网络经济或知识经济或开放、透明、分享。因素: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加入世贸组织;全球步入信息化。 【解析】 (1)第一问,据材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可以得出:农商并重,相辅相成。第二问,据材料“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的观念由传统的抑制轻视商业变为重视和推崇商业。 (2)第一问,据材料“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据材料“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可以得出其主张在中国建立机器生产的企业。 (3)第一问,据材料“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加以归纳概括。第二问,据材料“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相关信息加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歌曲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以上歌词最可能选自

A. Again1977》

B. 《我生在1978》

C. 《恋曲1990》

D. 《相约1998》

 

查看答案

昊然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农村的新变化》等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从复关到入世》

C. 《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D.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查看答案

1978年12月26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几天后,“文革”之后首批向外国——美国派出的五十二名留学生乘坐飞机从北京出发,飞往华盛顿,开始他们的留学生活。中国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停滞终于结束了,这

A. 是教育要三个面向的体现

B. 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C. 是“211工程”计划的一部分

D. 标志着“左”倾错误彻底结束

 

查看答案

1982年,上海《文汇报》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其后,登载了《痛哉!〈租地章程〉》,这两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借古讽今,映射建立经济特区。这表明建立经济特区

A. 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

B. 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

C. 对国家主权形成威胁

D. 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查看答案

有学者通过坐标的方式,以生产力发展为横轴,经济体制演变为纵轴,将古代自然经济、原始工业化经济、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四种经济类型定位。以下坐标属于计划经济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