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2年,上海《文汇报》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其后,登载了《痛哉...

1982年,上海《文汇报》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其后,登载了《痛哉!〈租地章程〉》,这两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借古讽今,映射建立经济特区。这表明建立经济特区

A. 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

B. 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

C. 对国家主权形成威胁

D. 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A 【解析】依据材料“1982年······这两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借古讽今,映射建立经济特区。”,结合教材可知,材料主旨在于强调经济特区的建立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过程,故A符合题意;经济特区的设立正是政府支持的结果,B不正确;CD说法本身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通过坐标的方式,以生产力发展为横轴,经济体制演变为纵轴,将古代自然经济、原始工业化经济、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四种经济类型定位。以下坐标属于计划经济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这说明

A. 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 科学实验的成就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C. 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D. 农业的变革与发展催生了跃进思想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在某时期一份文件中规定: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压缩城镇人口,减轻农民负担,充实农业劳动力。这些政策

A. 体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B.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C.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

1950年中财委在《关于制定1951—1955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方针的指示》中指出:五年内禁止在上海再建设大规模的企业。这一指示

A. 适应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

B. 表明上海工矿企业的落后

C. 适应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

D. 表明私人资本抵制工业化

 

查看答案

小说《白鹿原》产生于以追求历史、改写历史为宗旨的新写实历史小说思潮盛行的年代,白鹿原做为皇权制度下的一个典型的自然村落,自清末民初以来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诸如耕织、家政、祭祖、婚礼、认干亲、伐神取水、治丧、迁坟等礼俗都遭到了破坏。对此解读的史观角度是

A. 文明史观

B. 社会史观

C. 近代化史观

D. 整体史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