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回观国情,人人皆信乎英法美自由激进之论,视其为金玉良言,以致国家几被损毁。但我已有纠正之理由,报国正是此时,我深信实现此信念至为重要。

—伊藤博文(1882年)

(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伊藤博文对政治制度改革的认识在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中有何体现?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基本情况如何评价?

 

(1)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不同的国家学习;涉及领域广泛;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 (2)体现:制定《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内阁对天皇负责(建立近代天皇制);把军队置于天皇指挥之下,内阁无权过问。 (3)评价:促进了日本经济、政治的近代化;改变了落后状态,为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创造了条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三千人左右。”可知有选择、有侧重地向不同的国家学习;涉及领域广泛;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根据材料 “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可知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 (2)根据材料“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一次中东战争刚刚爆发,以色列总理立即致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列班,“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以色列主张停火旨在

A. 向国际社会表明和平愿望

B. 赢得分化瓦解阿拉伯联盟的时间

C. 需要时间组织和装备军队

D. 争取更多的大国支持以色列国家

 

查看答案

二战中,标志着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变化的事件是

A. 通过新的《中立法》

B. 对日本宣战

C. 发表《大西洋宪章》

D.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查看答案

《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是因为

A. 《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

B. 列强各自提出“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C. 《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 《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查看答案

对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评价不当的一项是

A. 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的较大调整

B. 促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

C. 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 促使德国完全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政治大国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联手》主要表明了

A. 没有联合国的参与巴以问题不可能得到公正解决

B. 巴以问题实质是美国与以色列的勾结问题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D.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号政治军事大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