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门当户对观念已经颠覆

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的状况。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俗,“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是西方婚礼仪式,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学科*网,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说明是由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A. 第一编改道与转型(1949—1956)

B. 第二编受挫与调整(1957—1978)

C. 第三编改革与发展(1978—1991)

D. 第四编辉煌岁月(1992—2000)

 

查看答案

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 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 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960年工业峰值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实施

B. 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C. 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 “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查看答案

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

A. 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

B. 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

C. 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

D. 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

 

查看答案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 “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 “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