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 中期 1840年鸦片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

中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61年冯桂芬写成《校邠庐抗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主张。

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9年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19世纪

晚期

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

1897年严复译著的《天演论》出版。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1871年德国确立君主立完制。

19世纪70年代末美国工业革命宣告完成。

1870—1900年世界工业产量增加4倍,世界贸易额翻了一番。

1883—1907年埃及沦为英国殖民地。

20世纪初

1901年清廷改革兵制。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00年英国工党成立,成为与保守党相抗衡的两大政党之一。

1912年意大利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摘自陈会颖《中外历史对比年表》等

上表为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1:论题:工业化的发展和深入。 阐述: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美国等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示例2:论题: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和深入。 阐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胜利,使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一些国家相继确立。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制、扩大普选权等举措,使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力图通过变法或革命的形式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示例3:论题: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亚非等地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阐述: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美国等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抢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比如发动鸦片战争,侵略印度和埃及等国家,使这些国家成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示例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阐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阶级矛盾激化。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此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示例5: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 阐述:列强的入侵,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从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到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到思想的三个层面的发展。 【解析】 本题据“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例如:工业化的发展和深入。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清政府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予以阐述。注意史论结合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人团体的兴起是明清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地缘关系组合而成的商帮和以业缘关系组合而成的行会等组织具有很多的经济功能。以行会为例,通过统一规定手工业产品的规格、价格,限制作坊开设的规模和地点,统一工资等手段来限制同行竞争。明清时期的商人组织承担着市场交易中所需的信用与保证功能,并利用传统伦理道德对市场交易进行规范。商人组织还经常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信息网络,收集市场价格、政府政策等信息并由此获利。一些商人组织规定,会员间及会员与其它商人组织间在工商业上发生纠纷时,须交由董事仲裁;如遇重大事情,便召集全体会员来共同评判,给出的处理意见具有一定的强制力。当时的商人组织在同政府的博弈中通过同盟抵制和抗争等手段,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摘编自杨海滨、杜佳《明清商人组织与市场网络》等

材料二商会是清末新政过程中产生的资产阶级工商业社团。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谕令在全国各省各埠设立商会,后来逐渐形成了总会、分会与会所的三级组织体制。据统计,苏州商务总会的首届会员多达40个行帮1056户;天津商务总会1905年入会者有32行581家。商会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商部规定:“如遇需索留难等事,倘有阻碍,该董事尽可直言指报,由商会处送交司务厅严办。”商会的内部构造一般由各业行会和新式企业的代表组成,处于领袖地位并能左右会务活动的主要是新式企业代表。商会开会时“务须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各商如有条陈,尽可各抒议论,稗择善以从,不得稍持成见。”上海商务总会规定,表决时“以可否孰多之敷为准……倘事不便言明者,可用机密投简法。”到1912年,商会覆盖了除内蒙和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省区。在抵制美货、挽回利权、国会请愿、兴办教育等活动中,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人团体兴起的原因。并指出商人团体的经济功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商会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时期

农业投资额

工商业投资额

1761~1770年

3.58亿英镑

1.92亿英镑

1851~1860年

5.03亿英镑

23.30亿英镑

 

上表为英国不同时期农业、工商业投资额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英国

A. 工业化进程加快

B. 对外贸易激增

C. 成为“世界工厂”

D. 农业发展萎缩

 

查看答案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A. 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B. 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C. 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D. 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查看答案

18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有一定读写能力的劳动者被认为是具有危险性和有颠覆性的人,但是到18世纪末,无知识则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最大威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制的完善

B. 思想文化进步

C. 工业革命发展

D. 社会革命需要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

时间(年)

1650

1750

1850

1900

1950

1990

占世界人口百分比

18.3

19.2

22.7

24.9

23.0

15.0

 

 

A. 医学技术进步

B. 大量移民进入

C. 两次工业革命

D. 两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