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 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 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逐步消失

C.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 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张謇的企业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大力支持,官府对其征收的各项税收也较低,这些都反映了政府对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的扶助,故C项正确。A项,张謇为民族资本家,大生纱厂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本国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普遍存在”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无法说明,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他对汉阳铁厂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 节约生产成本

B. 便于官府监督

C. 带动民用工业

D. 临近销售市场

 

查看答案

明朝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发展造成农业衰退

B. 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工商业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洛阳城市经济衰落

B.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 政治中心向北迁移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A.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B. 出现最早的纸币

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 近代工业出现

 

查看答案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 表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 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推动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D. 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