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关国民党抗战的三条记录:①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

有关国民党抗战的三条记录:①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斩获甚丰。②1941年国民党游击队拔除了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③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县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一时声势浩大。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

A. 国民党军队整体上积极抗战

B. 国民党抗战主要采取阵地战

C. 国民党军队只在正面战场抗战

D. 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C 【解析】 国民党只有在抗战初期执行的才是较为积极的杭战态度和政策,在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其政策的重点就变为“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故A错误;运动战是国民党抗战采取的办法,故B错误;国民党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同日军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故C正确。“国民党执行片面杭战路线”,即只依靠政府军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表述虽然正确但是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目标。“替代方案”是指

A. 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B. 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

C. 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

D. 与西方列强共同统治朝鲜

 

查看答案

(题文)“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小监;监督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这类位卑权重的官职都掌握在寒门子弟手中,这反映出

A. 皇帝与贵族共治天下

B. 皇族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

C.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 皇权振兴以图独掌天下

 

查看答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

 

查看答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

材料一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领域

表现

服饰

长袍马褂、①________、旗袍、西装

餐饮

中餐与②________

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③________

通讯工具

邮政通信、④________、电话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

材料四 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将材料一中表格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图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机械特色不同

B. 建筑材料不同

C. 主要动力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