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 材料一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

材料一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领域

表现

服饰

长袍马褂、①________、旗袍、西装

餐饮

中餐与②________

交通工具

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火车、轮船和③________

通讯工具

邮政通信、④________、电话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

材料四 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将材料一中表格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图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1)①中山装 ②西餐 ③飞机 ④电报 (2)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 (3)特点: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积极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解析】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表格空缺的内容分别是①中山装、②西餐、③飞机、④电报。 第(2)问,“原因”,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影响、西方思想文化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 第(3)问,“特点”,依据材料三信息“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得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积极影响”,依据材料四信息“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以及近代化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机械特色不同

B. 建筑材料不同

C. 主要动力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查看答案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出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财富资源的猎取

 

查看答案

1889年,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盛会和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修建了300多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当时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血腥与罪恶,但对世界市场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A. 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

B. 刺激了欧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

C. 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

D. 促进三大洲商品流通和国际分工体系形成

 

查看答案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15日至21日定为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A. 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B. 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C. 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D. 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