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

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王中肩”。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 春秋争霸战争

B. 宗法分封制破坏

C. 郑国变法效果显著

D. 统一条件已成熟

 

B 【解析】 试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长,诸侯与周王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王权衰弱,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材料中的“周郑交质”“射王中肩”反映出分封制和宗法制被日益破坏和削弱。故答案为B。ACD项不能反映实质,不能反映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等级关系的破坏,排除A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犹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多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速奔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阵地,借以反对城市进攻农村的凶恶的敌人,借以在长期战争中逐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在这种情形下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土地的广大,由于中国的反革命营垒内部的不统一和充满矛盾,由于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这样……中国革命有在农村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请完成: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新中国的建立宣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过渡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人民,都是全新事业。教科书上没有现成的理论,苏联的经验也不能全盘照搬,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和中国人民必须自己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相对于过去革命年代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而言,相对于苏联的现成模式而言,这都是一种新的探索。

    毛泽东在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有哪些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政治十分关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毛泽东信仰过改良主义,崇拜过康有为、梁启超,也曾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视为楷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先进分子一道,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来到北平,努力寻找并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其中《共产党宣言》等书籍使他在思想上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1920年夏,毛泽东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是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领袖之一。为了介绍和传播新的革命思潮,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毛泽东担任主编。

材料二   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概 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中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毛泽东与同时代的先进分子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试举出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危机或困境中拯救出来,走上正确道路的两个典型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什么决定。

 

查看答案

毛泽东同志曾外国来访者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发动三大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 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的

②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③它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④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