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十二铜表法》规定:“有人歌唱有害的歌谣,必须执行死刑。”中国战国时期《法经》规...

《十二铜表法》规定:“有人歌唱有害的歌谣,必须执行死刑。”中国战国时期《法经》规定:“议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二者思想都

A. 有效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 产生于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时代

C. 体现出对民众严格的思想控制

D. 推动了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

 

C 【解析】“有害的歌遥”“议国法”都是从思想角度控制民众,故C正确;《法经》属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故A错误;中国是小农经济,故B错误;中国不是人文主义,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准备宪法起草工作,然而当时大陆未全部解放,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长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尚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尚未达到应有水平等。以上表述是为了说明

A. 政府事实上没有掌握政权

B.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必要性

C. “一五”计划召开的背景

D. 宪法制定条件尚不成熟

 

查看答案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日本)就非死不可。”其意在说明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

B. 民众需要得到有效的动员组织

C. 中共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

D. 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相持阶段

 

查看答案

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不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分两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A. 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

B. 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

C. 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

D. 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

 

查看答案

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A.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C.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寿,1818年出生于手工业之乡江苏无锡。徐寿“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亦“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后遂潜心于科技研究。徐寿深受欧洲译著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科技思想的影响,自制机械时“必将究察物理,推考格致,始觉惬心”。1865年,徐寿等人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未假洋人之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被赞为“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的一例”。1868年起,徐寿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从事翻译工作17年,首创化学元素的音译方法,新造出如硒、碘、钙、锂、钠等汉字,大大降低科学著作的阅读门槛。徐寿晚年在上海开办我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并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创办了中文科技期刊《格致汇编》。1884年卒于格致书院寓所。

—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大学智慧》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寿进行科研活动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寿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