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制定第一个协定税则,主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制定第一个协定税则,主要进口货的税率比以前粤海关的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荚法提出值百抽五的原则,再次降低税率。但实征从未达到5%。1902年修订协议后,进口货平均实征在3.2%左右,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开始就由外国在华的洋行垄断,不但进口全部由洋行经营,即使出口,也是中国将商品卖给口岸的洋行,而非运销国外,洋行雇用华人做买办,建立买办制度,并通过买办建立了通商口岸到内地城镇的商业网,为洋行推销洋货和汲取出口物资。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除鸦片外,并未能很快在中国打开销路。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取得内地航运通商和免纳厘金等特权后,市场才逐步扩大。1895年甲午战争时,进出口总值达3.1亿余海关两(一海关两合1.558银元)。而入超达2840万海关两。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的对华贸易也急速膨胀。

材料二在中华民国时期,经过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与列强协商,于1929-1934年四次修订税则,进口货的平均实征税率才逐渐提高到27%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商国际贸易业日兴,分享部分利益,但未能改变洋行垄断的局面。1936年,国民党政府应外国政府要求,管制锑、钨等战备物资作为偿还外债之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易货偿债范围扩大,国民党政府管制了所有重要出口物资,出口贸易遂大部转入官僚资本之手。全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以及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贸易额锐减,到1936年仅有10.5亿余海关两。

—均摘编自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

 

(1)特征:关税主权丧失且税率不断降低:对外贸易由外国洋行垄断,买办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逐渐出现入超;列强对华贸易逐渐膨胀,半殖民地色彩严重。 原因:列强侵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民族工业不发达;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2)述:关税基本实现自主,进口税率逐步提高;华商和中国政府参与对外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贸易额锐减;在与中国贸易中,日本份额加大。 评价:增加了关税收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外贸方面的措施和成果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形象的改变;但加速了官僚资本膨胀,也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外贸状况,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再次降低税率”“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等概括得出关税主权丧失且税率不断降低的特征;根据材料中的“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开始就由外国在华的洋行垄断”“洋行雇用华人做买办,建立买办制度,并通过买办建立了通商口岸到内地城镇的商业网”等概括得出对外贸易由外国洋行垄断的特征;根据材料中的“1895年甲午战争时,进出口总值达3.1亿余海关两(1海关两合1.558银元),而入超达2840万海关两”,可以得出中国逐渐出现入超的特征;根据材料中的“列强取得内地航运通商和免纳厘金等特权后”以及整体信息,可以得出半殖民地色彩严重的特征。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晚清的社会状况和中外关系来说明。 (2)评述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根据材料中的“经过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与列强协商,于1929—1934年四次修订税则,进口货的平均实征税率才逐渐提高到27%左右”,可以得出“由于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推动和国民政府的努力,关税基本实现自主,提高了进口税率,增加了关税收入”的结论;根据材料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商国际贸易业日兴”,得出“华商和中国政府参与对外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的结论;根据材料中的“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以及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贸易额锐减,到1936年仅有10.5亿余海关两”,得出“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列强之间的矛盾,使日本侵华加剧,在与中国贸易中,日本份额加大”的结论。然后就上述结论作简要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贝多芬崇拜拿破仑为英雄,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把《英雄》交响曲的题词改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由此可知贝多芬

A. 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

B. 对自然与人类心灵的描绘

C. 反抗法国侵略的民族意识

D. 对社会黑暗与丑恶的揭露

 

查看答案

有人说:“如果说15~16世纪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而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才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被驱逐出去。”这种观点主要基于

A.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 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 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的提出

 

查看答案

1950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中美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查看答案

普京时期的《总构架大纲》中说“30年代初同新经济政策时期相比,(苏)用赶超的速度发展了军事工业,以及同军事相关的科学。以此奠定了1945年的胜利以及战后在宇宙和原子技术等方面成就的基础”。据此可知该文件

A.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所取得的成就

C. 否认了列宁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D. 从现代化角度对工业化做了肯定

 

查看答案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就美元贬值15%~20%的计划与英法进行协商,遭到英法的拒绝,但美国依然采取贬值政策,美元实际贬值达到41%。这说明

A. 美国开始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经济危机加剧了美国通货膨胀

C. 尚未形成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D. 各国为转嫁危机强化贸易壁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