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熙八年三月八日,清政府以“更名田”的名义,下令将由于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免于变价,...

康熙八年三月八日,清政府以“更名田”的名义,下令将由于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免于变价,归现有种地者所有,令其耕种,照常征粮。关于清初期“更名田”的本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促进了清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C. 是封建生产关系领域的局部调整

D. 有利于抑制清初的土地兼并

 

C 【解析】清政府的“更名田”是规定因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归现有耕作者所有,这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选C;ABD都属于“更名田”的作用或者影响,但不是本质,故排除A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心即理也    C. “知行合一”    D. 人性本善

 

查看答案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B.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

C.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D.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查看答案

南宋袁采在其《世范》一书中多有“富家置产当存仁心”、“兼并用术非悠久计”等规劝世人处事保全之道的治家格言。这些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

A. 租佃关系难以维持    B. 政府放任经济发展

C.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D. 小农经济趋于衰退

 

查看答案

“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

A. 和谐人际关系    B. 维护社会秩序    C. 确立儒学独尊    D. 巩固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依赖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观念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