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坚,而在于人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

(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辛亥革命前在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思想上用什么来体现他的革命主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孙中山在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本”是进行全面的维新变法。“末”是引进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 (2)组织上是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三民主义。 (3)理论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原因有:孙中山在一系列捍卫共和运动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全面变革的角度分析孙中山认为的“本”是指什么内容,再从军事科技方面分析孙中山认为的“末”。 (2)本题根据材料二“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兴中会和同盟会等史实回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在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再从三民主义的史实回答孙中山的思想。 (3)本题根据材料三“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国民党改组问题”、材料四“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孙中山在晚年在理论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再从民主革命的影响、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国共两党的关系等方面回答发展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A. 同意改组国民党

B. 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

C. 召开国民党一大

D.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题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国属于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②它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

③其实际意义主要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标志着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查看答案

(题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其原因是

A. 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B. 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是因为孙中山

A. 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C. 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D. 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