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国民党直接...

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 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C. 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最终都未能取得成功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就解散了国民党,所以1915年爆发的护国运动,1917年爆发的护法运动都不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故A项错误,符合设问,所以选A。B、C两项正确表述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性质和目的,故BC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从“最终”来看还是失败了,故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 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

B. 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C. 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D. 维护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

 

查看答案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 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 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查看答案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他的

A. 民本思想

B. 民族主义思想

C. 民权主义思想

D. 民生主义思想

 

查看答案

材料一残酷的事实使孙中山等革命派从陶醉中清醒过来,再次举起斗争的旗帜,但一次次捍卫共和斗争的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地困惑。

思考

(1)文中“陶醉”主要指什么?“残酷事实”让革命派清醒过来指什么?

(2)随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又进行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历史名人眼中的孙中山

思考

(3)以上三位历史名人都肯定了孙中山哪一方面的贡献?

(4)结合材料和所学,说一说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辉煌的一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