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 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 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C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排除A;“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和“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人美洲”体现不出欧洲“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排除B;材料反映了世界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故C正确;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92-1595年,仅西印度群岛就向西班牙输金银20亿皮西塔(西班牙银币名)。同时,西班牙每年要运出约1500万皮西塔的金银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葡萄牙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现象

A. 加快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B. 开拓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C. 导致欧洲国家掀起价格革命

D. 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形成

 

查看答案

(题文)明初以来一直维持在1:6上下的金银比值到崇祯(1628—1644)年间变为1:15。对此,顾炎武认为是“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所致。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

A.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入超

B. 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C.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D. 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的结果

 

查看答案

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 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

D. 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

 

查看答案

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

A. 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 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C.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

 

查看答案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判断

A. 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

B. 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

C. 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D. 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