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方文学作品中常把“卡诺莎觐见(1077年)”作为忍气吞声、屈膝投降的代名词。在...

西方文学作品中常把“卡诺莎觐见(1077年)”作为忍气吞声、屈膝投降的代名词。在这一故事中,那位“忍气吞声”者希望“觐见”的是

A. 贵族

B. 国王

C. 皇帝

D. 教皇

 

D 【解析】材料“卡诺莎觐见”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王权依附于教权,“觐见者”是国王,他希望“觐见”的是教皇,故D正确;贵族等级低于国王,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国王属于“觐见者”,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皇帝不等于教皇,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世纪上半叶,促进西欧封建制度发展,加速自由农民农奴化进程的是

A. 采邑改革

B. 城市复兴

C. 庄园解体

D. 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西欧中世纪的一份文献:“立字人某某,我因衣食缺乏,无以为生,请求大人准许我委身于大人监护之下,……在我活着的时期,我将在合乎我一个自由人身份的情形下,为您服务,维护您的荣誉。我不得脱离您的统治与监护,将毕生靠在您的势力与保护之下。您我之间,如一方欲解除此种契约,必须付对方若干先令作为赔偿,永远不得破坏。”材料中的“立字人某某”应该是

A. 失去自由的奴隶

B. 逃往城市的农奴

C. 失去土地的自由民

D. 国王恩赐贵族的农奴

 

查看答案

欧洲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一种个人的联合、上下级之间靠个人之间的效忠与保护维系着的关系”,这种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

A. 专制

B. 民主

C. 土地

D. 等级

 

查看答案

有位于高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中世纪庄园

B. 中世纪城市

C. 东汉豪强地主庄园

D. 门阀士族辖地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

A. 罗马共和制

B. 罗马帝制

C. 西欧封建制度

D. 英国君主立宪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