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7年,中共五大选举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并做出决议:党的任务是“与资产阶级争...

1927年,中共五大选举陈独秀为党的总书记,并做出决议:党的任务是“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土地问题的解决和乡村民主政权的建立,是深入革命,巩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总结国民革命的经验教训    B. 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 确立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    D. 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乡村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陈独秀任党的总书记以及党的会议在关注革命领导权、农民问题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共对大革命的进行总结和反思,A项正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在井冈山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CD项是八七会议的内容,中共五大发生在八七会议之前,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45年,大臣杨钢发说,他家乡的米价,在康熙时每石不过二三钱(银),雍正时涨到四五钱,现在每石五六钱。清代米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B.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C. 白银数量大幅增加    D. 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查看答案

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解释和注音。这反映了

A. 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动摇    B. 印刷技术推动通俗读物发展

C. 西方思想冲击传统文化    D. 商品经济促进大众文化传播

 

查看答案

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服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变化

A. 减轻了民户的经济负担    B. 固化了封建等级秩序

C.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 促进了雇佣关系产生

 

查看答案

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的主流是迁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据此可知,秦朝移民

A. 推动了边疆开发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促进了国家统一    D. 增加了赋税收入

 

查看答案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的半死得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中所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挽救危机?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4)上述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