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

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解释和注音。这反映了

A. 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动摇    B. 印刷技术推动通俗读物发展

C. 西方思想冲击传统文化    D. 商品经济促进大众文化传播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反映市民阶层精神文化需求的通俗读物增多,正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背景下出现的,故D项正确。明朝中后期,儒学仍占统治地位,A项错误。印刷技术的进步不是传统经典读物和通俗读物消长的原因,B项错误。明清时期,西方思想并未大规模传入中国并产生影响,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服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变化

A. 减轻了民户的经济负担    B. 固化了封建等级秩序

C.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 促进了雇佣关系产生

 

查看答案

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的主流是迁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据此可知,秦朝移民

A. 推动了边疆开发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促进了国家统一    D. 增加了赋税收入

 

查看答案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特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的半死得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中所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挽救危机?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4)上述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而招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他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员支持实业,最终才促成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得争相购买……机制面粉物美价廉,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中立足、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支持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概括材料二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

(3)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你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 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