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各国和日...

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各国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这一做法

A. 旨在保护脆弱的小农经济

B. 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 【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西方国家将 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目的是维护农业生产,而不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故B项正确,C项错误。不是保护小农经济,故A项错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查看答案

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可见,当时美国

A. 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 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 急需要走出危机困境

D. 总统选举程序混乱

 

查看答案

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行动或政府声明而恢复。经济的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机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来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A. 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B. 通过经济系统自我回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

C. 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

D. 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

B. 政治变革制约城市命名

C. 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

D. “左”倾思潮死灰复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