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秦设监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刺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城。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制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立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

 

(1) 特点:A监察制度起步早,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斯加强而不断完善; B监察机关独立性强; C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等等。 意义: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分裂、统一政令; B.有利于督促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 C.有利于澄清吏治。 (2) 基本主张: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加强行政监察的意义重大。 理由:A行政监察在古今中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B行政监察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最直接、有效; C建立行政监察院有利于监督的专业化,强化监督的功效。 【解析】本题以中国的监察制度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说明历史事物能力。(1)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萌芽于西周”“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史制起过较好的作用。”可以得出答案。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得出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加强行政监察的意义重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立接、有效的监督。”得出行政监察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最直接、有效;根据材料“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得出行政监察在古今中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建立行政监察院有利于监督的专业化,强化监督的功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3)简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原因

 

查看答案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以下类型的文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理性王国的建立催生了浪漫主义作品

B. 在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下诞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产生了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 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 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 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查看答案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 牛马不分

B. 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深刻认识

C. 太执着于“师夷长技以制夷”

D. 缺乏推翻专制王朝的勇气

 

查看答案

卢梭说:“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 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 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 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 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