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下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 西汉 东汉 唐 元 明 清 比例...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下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

西汉

东汉

比例

1:7945

1:7464

1:2927

1:2613

1:2299

1:911

 

 

A. 国家机构日益膨胀

B.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行政效率不断下降

D. 冗官问题由来已久

 

A 【解析】表格显示从西汉到清朝官员和民众比例是逐渐减小,说明官员的机构逐渐增大,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A正确;表格体现不出阶级矛盾信息,B错误;行政效率和官民比例信息不符合,C错误;冗官问题是北宋时期比较明显,不是由来已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至汉初,以功勋、能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官越来越注重品行;曹操“唯才是举”;北朝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个人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反映出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

B. 以能力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

C. 以考试作为主要的选拔形式

D. 不利于建设高素质官吏队伍

 

查看答案

(题文)“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行省是从中书省分出去的“治外”机构,代表中央分驭各地,“自人民、军旅、赋役、狱讼、缮修,政令之属,莫不总焉”。这说明行省

A. 拥有处置地方事务的权力

B. 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C. 难以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具有以小驭大的特权

 

查看答案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 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