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B.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C.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曾幻想列强的调停,是为“以夷制夷”;太平天国中清政府联合列强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是为“以夷制华”;辛丑条约中列强仍扶植清政府为侵华工具,是为“以华制华”;因此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的近代化具有实践性的探索始于(    )

A. 鸦片战争时林则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 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C. 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国方案

D. 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 《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B. 《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C. 《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D. 《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查看答案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

A.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B. 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C. 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D. “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在1906年,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少尉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

A.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 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C. 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D. 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查看答案

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C.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