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国家 主要内容 宋代(10-13世纪) 中国 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国家

主要内容

宋代(10-13世纪)

中国

船普遍使用罗盘针,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

明朝(14-17世纪)

中国

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

15、16世纪

西班牙、葡萄牙

航海家探索新航路,完成环球航行

17世纪

荷兰

航运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18世纪

英国

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1807年

美国

约翰•史蒂芬孙建造了带轮桨的“菲尼克斯号”轮船,从纽约沿海岸驶向费城进行试航,是世界上轮船首次在海上航行

1807年

美国

富尔顿设计出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的“克莱蒙特”轮船,被称为“轮船之父”

1829年

奥地利

约瑟夫•莱塞尔发明了可实用的船舶螺旋桨,此后螺旋桨推进器逐渐取代了明轮

1862年

中国

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安庆”号蒸汽暗轮船与“安庆”一号蒸汽机明轮船建造成功

1865年

中国

安庆内军械所建造“黄鹄”号蒸汽轮船,船长17米,航速6节,自重25吨

1868年

中国

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84年

英国

帕森斯设计出了以燃油为燃料的汽轮船。此后,汽轮机成为轮船的主要动力装置

1894年

英国

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超过60公里

 

 

——摘编自《船舶的历史》

根据材料,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一: 主题:世界航运主导国的变迁 阐述:10-15世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综合国力和科技文化,使中国成为船运的主导国。15-19世纪,在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先进制度的推动下,欧美国家成为船运的主导国。其中,英国和美国居于优势。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运动过程中,中国造船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进展缓慢,从属于资本主义国家。 示例二: 主题:世界航运技术的变迁 阐述:10-15世纪,由于木制帆船及指南针的使用,中国在航运技术上领先世界。15-17世纪,在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获取利润的驱动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使用指南针和木帆船技术,取得航运优势。 18-19世纪,英国、奥地利、美国等国科学家先后发明蒸汽明轮、螺旋桨、汽轮机等技术,推动了航运技术的发展。洋务运动中,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仿造出蒸汽轮船,是造船技术的重要发展。(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仅作为阅卷参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本题属于自拟题目类开放性选择题。该题解题的思路是,首先从表格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由材料信息明朝“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17世纪,荷兰“航运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7、18世纪,“英国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1807年,美国“富尔顿设计出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的‘克莱蒙特’轮船,被称为‘轮船之父’”可以得出世界航运主导国的变迁;由材料信息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807年,美国“富尔顿设计出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的‘克莱蒙特’轮船,被称为‘轮船之父’”——1862年,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安庆’号蒸汽暗轮船与‘安庆’一号蒸汽机明轮船建造成功”得出世界航运技术的变迁。其次,依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清政府实行了鼓励垦荒,建立农牧垦殖公司、农业学校和农业试验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量农牧垦殖公司应运而生。历年注册的农牧垦殖公司民国元年共有171家。农牧垦殖公司主要分布在江苏的盐垦区、东北新垦区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绝大部分公司由私人集股,合伙投资,在经营上推广近代工业中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从1860到1910年的这半个世纪内美国经历了一次农业革命,其中包括着农业机器的发明和科学耕种方法的日益推广,也产生了政府迅速和不断地对农业加以注意和协助,以及农业教育运动的广泛开展。由于受到“宅地法案”的鼓励,农业区域便向西部推进,直到许多可用的土地都被优先占领。186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是三千万人,到了1910年,住在农庄和乡下为农业所养活的人口就达到了五千万,农庄的数目由1860年的二百万个增加到1910年的六百万个。在这半个世纪的时期以内,曾经有五亿亩以上的新土地被用于耕种;这个巨大的区域,为千百万人提供了新的住处,为欧洲与美洲不断增长的工业阶层提供了粮食。

——摘编自《美国经济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农牧垦殖公司大量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早期和美国1860到1910年期间农业发展条件的相似性,并分析美国“农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 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查看答案

《共产党宜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 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B. 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C. 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 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查看答案

与法国革命相比,英国革命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保守色彩。革命的目的不是创建一个新社会,而是让君主遵守英格兰古老传统的议会权利——而议会权利的来源,不是来自近代的民权思想或者自由理念,是封建体系下君主与贵族之间的权利契约。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 英国议会已被工业资产阶级控制

B. 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

C. 英国议会政治不具备民主性质

D. 光荣革命后英国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查看答案

厦门大学教授徐国栋说:“在谢沃拉、西塞罗生活的共和国晚期,古希腊哲学犹如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中的那个上帝,罗马法犹如那个被造好的亚当,前者的手指轻轻触及后者。被触者就从一堆泥土变成鲜活的生命,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进而影响着诸多的后来者。”作者意在说明

A. 希腊民主政治深刻影响罗马法的发展

B. 希腊文化赋予罗马法精神内涵

C. 欧洲两大文化源头相互影响互为渊源

D. 没有希腊文化就没有罗马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