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清代乾隆年间徽州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类别 户数(户...

下表为清代乾隆年间徽州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类别

户数(户)

占有土地数(亩)

无地户

45

0

10亩以下户

85

124.55

10到50亩户

43

1087.72

50到100亩户

7

528.39

100亩以上户

2

319.64

总数

182

2060.30

 

 

A. 小农经济逐步衰退

B. 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C. 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D. 租佃关系普遍存在

 

B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9户占有土地亩数是848.03亩;而45户占有土地为0亩;85户只占有土地124.55亩;以上数据说明土地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43户占据土地1087.72亩,说明小农经济的发展比较稳定,排除A。表格数据中没有人地之间的比例,无法推断人地矛盾日趋尖锐,排除C。材料说明的是土地占有情况,不是租佃关系,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的诸侯王,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汉高祖时期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A. 有效防止割据分裂因素

B. 剪除异姓王加强了集权

C. 大封同姓王以屏藩朝廷

D. 皇权存在新的潜在威胁

 

查看答案

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

C. 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

D. 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

 

查看答案

中共十九大提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政治上,“有道”代表了孔子的理想政治和基本政治原则。与之相对则称之为“无道”。孔子的“有道”具有两个特点:所有的人按照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靠“仁”来实现和谐,具体表现为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的政策。这一理论在当时以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成为统治者自我认识、自我批评和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

——南开大学出版社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所谈的“有道”的标准;概括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产生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汉武帝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论。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因此,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学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的功能。

——南开大学出版社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武帝尊崇儒学的特点。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地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实质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其倡导者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用近代的科学理性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高扬民主与科学之旗,包含着八十年中西文化论争在认识上的飞跃。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合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止乎科学和民主,但马克思主义当然又包括了科学和民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抨击儒家思想的目的及意义。

材料四1940年,毛泽东写道:“尊重中国古代文化,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不是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高等教育出版社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4)依据材料四,说明毛泽东同志认为应该如何尊重中国古代文化?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精华需要我们今天去继承和发扬?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尽管在革命和建设中都遇到过挫折,但都能根据国情及时调整,从而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内容

1922年

中共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49年3月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1956年

中共八大提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上述党的重要会议的共同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材料一中建国后的主要会议内容进行评析。

材料二1982年1月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十项政策指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198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强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改革流通体制。

——清华大学出版社陈争平《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央三个“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中央三个“一号文件”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到的促进作用。

材料三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大国兴衰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时,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的输出品几乎全是原料——西班牙出口的是酒、羊毛和铁矿。大批金银财宝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西班牙的物价大致上涨为北欧物价的两倍,导致其工业产品过于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西班牙航海事业的最后结果是进一步刺激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突然地、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北京大学出版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迅速衰落的内部因素。

材料二或许荷兰人衰落的主因在于荷兰人缺乏其对手所拥有的资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国家。英国人亦然。

——北京大学出版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几乎毫无作为。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诸多领域如工业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等拥有的优势逐渐变为墨守成规的传统。过高的经济对外依赖度,造成国内资本空虚,正如保罗·肯尼迪指出的,英国依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一种战略弱点。而且英国人曾引以为自豪的民族工业精神,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逐步丧失,因而反对任何改变现状的革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朱东来主编《大国崛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衰落留给后世的教训。

材料四首先,林肯总统毫不迟疑地将国家统一摆在首要地位,做出了历史性抉择,积极采取法律和战争手段坚决扭转分裂局面,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其次,美国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会,在科技方面领先世界,美国是一个由外来移民组成的国家,注重吸收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优秀人才。在对英国关系上,美国的政治精英的共识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集中力量富国强兵,积累国家财富和力量,逐步达到显赫的地位。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朱东来主编《大国崛起》

(4)依据材料四,分析美国崛起给我们留下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5)综上,概括大国兴衰的根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