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洛迦诺会议上,英国首相奥斯汀·张伯伦宣称:“大不列颠对这一问题恰恰是极为重视的……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

——让·巴带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

材料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坚持援引《国际联盟盟约》第十五、十六条,“如果德国进攻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充,不论国际联盟能否认定德国为侵略,法国都可进行干步。”……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实出无奈,非为引德东进。”

——阿贝农《和平大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和法国在洛迦诺会议上对德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同意保西不保东”的主要影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 (1)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压制德国,主张让德国加入国联,投高其国际地位,以此牵制法国。 法国:维护《国际联盟盟约》,声明法国将制止德国侵略,继续遏制德国。 (2)影响:法国放松了对德国的制约,有利于德国东山再起,为德国日后“东进’侵略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埋下了祸根;也为英国和法国推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埋下了伏笔。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如果德国不是同时加入国际联盟,缔结公约就无从谈起”可知张伯伦坚决要求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可以看出他对德国受到法国的过分压制是不满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情况是为了避免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强大影响,对英国自身发展不利。因此他想通过提高德国的地位来限制法国,实现一定的制衡。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所谓的“保西不保东”其实就是绥靖政策的具体体现,法国的举措直接助长了法西斯势力日后的侵略气焰,使得波兰和斯洛伐克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也为后来埋下了祸根,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爆发的原因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1908年,荷兰殖民者强迫荷属爪哇华侨加入荷兰籍。与此同时,东北边疆的朝鲜移民因为国籍问题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尖兵,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巨大威胁。为形势所迫,清政府于1909年借鉴各国国籍法,参照中国传统律例,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条例考虑到“各国国籍法有地脉血脉,即是属地、属人主义,因两主义相持必生抵触”,因此,它采用了以血统主义为主而辅之以出生地主义的折衷办法,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或生于中国者均属中国国籍。这就意味着大量华侨将成为法律上的中国公民,清政府理所当然的具有保护海外侨民的权利。同时东北的朝鲜移民也得以加入中国国籍,成为清朝的国民。后来,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对国籍法进行了一些修订,但基本原则和内容并无多大变化。

——摘编自刘训智《近代中国国籍法的发展与演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国籍法改革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国籍法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来的礼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看过礼单震惊之余指示负责接待的官员“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俄罗斯例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

依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可以依据其中一条或多条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 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查看答案

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大面积国有化。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刀:大幅度推行私有化,用比较低的价格使国有企业上市。无论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大

C. 国有化与私有化各有千秋

D. 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趋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