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来的礼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看过礼单震惊之余指示负责接待的官员“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俄罗斯例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

依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可以依据其中一条或多条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一:论题:大清盛世背后的危机 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取得辉煌成果,工业化和近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清朝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表面上的繁荣盛世,因为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示例二:论题:中英两国外交政策的碰撞 中国是政治上专制主义,经济上固守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上故步自封,盲目自大,对外政策保守闭关自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上进入工业文明发展,思想上自由主义发展,英国提出的开放口岸通商,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加强与西方的正常贸易和交往反映了其具有扩张和掠夺的外交特征.英国的外交政策与这个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乾隆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封建统治的立场上,断然拒绝是进步的.它反映了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外交政策的碰撞.显然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劣势. 【解析】本题依据材料信息“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即可从大清盛世背后的危机或两国外交政策的碰撞的角度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即可从工业革命、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方面加以说明。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解析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能够结合其它相关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解析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概念解析对象、观点不明确;解析概念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 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查看答案

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大面积国有化。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刀:大幅度推行私有化,用比较低的价格使国有企业上市。无论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大

C. 国有化与私有化各有千秋

D. 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趋同

 

查看答案

真正的旅游业兴起于近代的英国,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强度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限定,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中产阶级,他们反对各种野蛮的或者充满血腥的娱乐方式,希望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活动影响政治地位的升降

B.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各界的层次化

C. 工业革命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D. 大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1787年美国宪法的“革命性”在于给共和政府的运作构置了“更完美的天平”,使天平始终不偏不倚。材料中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最大程度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

B. 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

C.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 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