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英国以外,在16到18世纪的尼德兰地区(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英国以外,在16到18世纪的尼德兰地区(荷兰),法国西北部,德国等地的乡村手工业都有发展。这种乡村工业的主要部门是乡村纺织业,后来为冶铁业、制革、制皂等行业。在英国的维尔特郡,当本地羊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至少17世纪起,呢绒商就向北至林肯、东至肯特的那些郡收购原料,有时还到北爱尔兰收购,而产品都是运往本国乃至欧洲各地。在1640年,英格兰乡村劳动力参与工副业的平均比例大约60%。由于乡村人口广泛参与工业活动,致使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得以改观,西欧的由家庭从事的手工业生产逐渐被商人资本所支配,手工业者逐步变成工人,使传统的农民家庭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内制工业”。西欧的传统乡村工业,为产业革命和经济起飞准备了重要条件,被称为“工业前的工业化”(原始工业化)。

材料二  中国传统乡村工业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家庭手工业。特别是手工纺织业。但这种传统乡村工业发展的原因却是地主对佃农的残酷剥削和紧张的人地矛盾。作为副业的乡村手工业自始至终就是传统农业的天然和必要的补充,成为传统社会的乡村调节人地矛盾、维持生活的一条基本途径。中国的传统乡村工业的发展到明代中后期达到一个顶峰,但中国却并未因此而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叶春辉《中国传统工业化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传统乡村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传统乡村工业的发展对西欧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欧传统工业发展相比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手工业没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经济因素。

 

(1)特点: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乡村劳动力广泛参与,乡村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革。 影响:初步改造了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瓦解了乡村自然经济,促进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商业资本相结合为产业革命准备了重要条件。 (2)不同之处:始终没有独立,是传统农业的附庸,家庭手工业是主要形式,没能发展成新的生产方式。 原因:传统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地主对佃农的残酷剥削和控制;只是封建统治者解决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欧传统乡村工业发展的特点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产品都是运往本国乃至欧洲各地”等字眼体现的是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特点。对西欧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是乡村自然经济解体、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等方面进行分析。 (2)“与西欧传统工业发展相比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的不同之处”其实就是回答出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常见特点即可,例如,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是农业的附庸即不是独立的、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业等。中国传统手工业没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经济因素主要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把财富转化为资本等方面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7月,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这一做法

A. 保障了苏俄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B. 滞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

C. 根本上改变国家所有制结构    D. 利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

 

查看答案

2018年1月20日,特朗普政府因面临无钱可用状态而启动“关门”程序。“无钱可用”的原因是国会两党恶斗导致政府预算法案搁浅。由此可知,特朗普政府关门的制度根源是

A. 总统无权任命政府高官    B. 州政府制订本州法律

C. 三权分立原则的确立    D. 总统需要对国会负责

 

查看答案

恩格斯在论述罗马帝国时期的思想家时指出:“另一类的思想家,即法学家,则对新的秩序赞赏不已,因为一切等级差别的取消,使他们得以全面制定他们心爱的私法,因而他们就为皇帝制定了空前卑鄙的国家法。”恩格斯实际上指出了

A. 法学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法律    B. 法学家对罗马法的贡献最大

C. 法律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D. 法律有力维护了帝国的统治

 

查看答案

“‘假如东莞堵车,世界都会缺货。’……30年前,中国人睁大了眼睛,惊喜地望着国门外陌生的世界,心中震惊着与世界的巨大落差;如今,中国人睁大眼睛,不再有焦虑和惊诧,而是从容地观察着国内国际的市场,捕捉着财富的机会和给生活带来快乐的物质。”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B. 中国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C. 中国人用更开放的思维拥抱世界

D.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

 

查看答案

蒋介石曾在某战区作战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该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计划    B. 扭转了抗战初期局势

C. 奠定了持久抗战基础    D. 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