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明清以来,在人类文明发展...

中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明清以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却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材料三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8分,任答4点即可) (2)工业化:北宋普遍用煤冶铁,南宋开始用焦炭冶铁;制瓷业发展,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 商业化: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上贸易空前兴盛。(2分,答出1点即可) 货币化: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3)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单一,难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商帮仍是传统意义的家族商人。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到明清……牛耕、铁农具……筒车、曲辕犁……《农政全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牛耕、铁农具”等信息得出“农业工具”这一方面的表现;从“选种、育秧”得出“耕作技术”这一方面的表现;从“都江堰、郑国渠”等信息得出“农田水利”的表现;从“《农政全书》”等信息得出农学著作总结经验的表现。 (2)本题根据材料二“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纸币交子的出现等方面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3)本题根据材料三“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统治者的经济政策、金融机构的创新的局限性、商业模式的保守等方面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 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    D. “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

 

查看答案

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新的“世界体系”一文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这实际上反映了

A. 国际新政治格局已经建立    B. 国际重心转向金砖国家

C. 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强    D. 南北国家间的冲突加剧

 

查看答案

(题文)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放弃“一边倒”政策

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查看答案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查看答案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有重大影响。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