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律·工律》规定:县及工室听官为正衡石羸、斗用(桶)、升,毋过岁壶(壹)。秦朝...

《秦律·工律》规定:县及工室听官为正衡石羸、斗用(桶)、升,毋过岁壶(壹)。秦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运用法律手段,抑制商业发展

B. 加强经济控制,巩固中央集权

C. 重视制度建设,规范手工生产

D. 统一生产标准,实现政府垄断

 

B 【解析】材料“听官为正衡石羸、斗用(桶)、升,毋过岁壶”反映了秦朝加强工商业规范,统一度量衡,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B正确;加强工商业规范不等于抑制商业发展,故A错误;秦朝最主要的制度建设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实现政府垄断的信息,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A. 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

B. 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

C. 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

D. 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卡尔·本茨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卡尔斯鲁厄的一个普通家庭。从中学时期,他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60年,16岁的本茨进入卡尔斯鲁厄综合科技学校学习机械工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1872年,本茨与他人合作组建了“奔驰铁器铸造公司和机械工厂”,专门生产建筑材料,不久便因行业不景气和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本茨决定研制发动机以摆脱困境,最终发明了二冲程内燃机。1885年制成第一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1886年获得德意志帝国专利局颁发的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并在1888年的慕尼黑产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1890年,奔驰发动机厂改组为奔驰汽车厂,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名扬四海的奔驰汽车。1893年他又研制出性能先进、走高端路线的“维多利亚”牌四轮汽车,1895年开发出外形更小、价格相对亲民的“维洛”牌四轮汽车,并批量生产。之后,又开发出第一辆公共汽车。

——摘编自《奔驰车之父》

(1)根据材料,概括卡尔·本茨创办实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尔·本茨事业发展能够取得成功的有利社会因素。

 

查看答案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日本同意接受美国、中国、英国及苏联对于上述领土及海外属地所做最后处置之任何协议。第三条日本将下列领土及其全部主权归还中华民国:台湾及其附属于台湾省之各岛;澎湖群岛;琉球群岛。

——摘编自中国《对日和约草案》(1948年)(注:该草案是国民政府预备参加对日和会的谈判方案)

材料二第二条

(2)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名器与请求权。……第三条日本对于美国向联合国提出将北纬二十九度以南之南西诸岛(包括琉球群岛与大东群岛)、孀妇岩岛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与琉璜列岛)及冲之鸟礁以及南鸟岛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

——摘编自美国等国与日本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年9月8日)

(注:该和约从1952年起生效,因中国被排除在旧金山和会之外,故中国政府自和约签订至今均未承认过《旧金山和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份文件在对日占领土问题处置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旧金山对日和约》中美国处置日占领土方式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东汉时期,选官制度经发展而趋于严密,察举制度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光武帝重申德行为首,这时候的主要特点是“以德取人”。到了东汉顺帝时,出现了“以文取人”的变化,即把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序化考试,作为认定官员资格的手段。

到了东汉末期,王朝和社会日益陷入到深刻的矛盾之中,察举制度的实施也遇到了深刻的危机,出现了“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的现象。“以名取人”即长官举荐要考虑到士人的名望,士人也着意于培养这种名望。“以族取人”,就是在举荐的时候,更加考虑到士人家族的名望,论族姓阂阅。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察举的公平性,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亡,两汉的察举制也随之瓦解。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时期察举制度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时期的察举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官学教育“科举嚣张,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公元1179年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并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书院讲学形式活泼,主讲人不限于本院讲师,还可别请名师做临时主讲或作专题讲授;听讲者不限于本院生徒,四方学士都可前来。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19世纪哥廷根大学数学教授)克莱因特别提倡“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他长年的积极努力之下,哥廷根大学的整个自然科学终于脱离了哲学领域,并先后成立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技术和机械学院。……1898年,哥廷根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成功谈判,导致了“哥廷根应用数学与应用物理学促进协会”的建立。……从而成为当时唯一的一所发生了科学重心从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转移的大学。

——李工真著《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

材料三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原本是晚清供官吏进修的机构,1917年蔡元培从欧洲留学归来就职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其摆脱了“官员预科学校”基调,设置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语言文学三大部分,聘用大量学贯中西的教师。北大改革的成功部分由于新教师质量高,部分也由于京师大学堂时代便有的师生讨论学术问题的传统……北大在“五四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明显标志着高等教育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费正清等著《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代白鹿洞书院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办学理念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京大学办学理念发生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