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

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这种做法

A. 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    B. 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

C. 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    D. 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A 【解析】据材料中“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位卑权重”等信息可得出以监察机关、御史中丞的低官位,但具有重权,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A项正确;虽然位低,但是权重,不存在阻碍监察职能的发挥,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腐败”问题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地方势力膨胀的情况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 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 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 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件。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要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