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5年的3月,盟军欧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5年的3月,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盟军的主攻方向由原来的柏林改为东南方向的慕尼黑和莱比锡。艾森豪威尔认为攻克柏林至少将让盟军损失10万士兵。此时,美军已经开始与纳粹德国就投降问题讨价还价,德军在穷途末路时具有率先向美国人无条件投降的可能性。艾森豪威尔意识到,战后东西方阵营对德国占领区的划分肯定要以把德国从南到北一分为二的易北河为界。如此一来,即时盟军费尽千辛万苦打下柏林战后叶必然要交还苏联。

就在苏军付出30万人伤亡代价攻克柏林的5月3日,德国投降专使到达盟军驻地。面对德国人主动“上门投降”,艾森豪威尔认为美英想与德国单独媾和显然是不现实是不现实的。思考再三后,艾森豪威尔找到苏军在兰斯的联络官,由他代表苏联签署“兰斯投降书”。

1945年5月7日,德国政府代表在盟军驻地的法国同美国、英国代表和未得到斯大林授权的苏联代表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所有德军在欧洲中部的时间5月8日晚上11时起停止军事行动”。此后,西方国家往往有意在5月7日或8日纪念二战。

斯大林于5月7日当天正式向英美两国发出抗议,认为“兰斯签署投降书一事只当作投降仪式的预演”。在斯大林的坚持下,1945年5月8日,德国人不得不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特进行第二次“正式的”投降仪式,规定投降书从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此后,苏联在每年的5月9日进行红场阅兵。突出自己才是二战中的中流砥柱。

——摘编自王昱《1945年德国为何投降两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美英盟军放弃攻克柏林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投降两次的原因,并进行简要评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艾森豪威尔要减少盟军的伤亡,德国有向美国单独投降的可能,战后德国划分,将使柏林处于苏联占领区,尽力削弱苏联的力量。 (2)原因:英美与苏联争夺战争胜利的政治优势,兰斯投降,苏联代表没有得到斯大林的正式授权,因美苏是战时盟国,必须同时接受德国投降。评价:标志着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苏联与西方的关系逐渐恶化,为冷战格局埋下伏笔。 【解析】(1)根据材料“艾森豪威尔认为攻克柏林至少让盟军损失10万士兵……德军在穷途末路时具有率先向美国人无条件投降的可能性”“战后东西方阵营对德国占领区的划分肯定要以把德国从南到北一分为二的易北河为界……将来战后也必然要交给苏联……苏军付出30万人伤亡代价攻克柏林”等信息可从艾森豪威尔要减少盟军的伤亡,德国有向美国单独投降的可能,战后德国划分,将使柏林处于苏联占领区,尽力削弱苏联的力量等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材料“艾森豪威尔认为美英想与德国单独媾和显然是不现实的……1945年5月7日,德国政府代表在盟军驻地的法国兰斯同美国、英国代表和未得到斯大林授权的苏联代表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此后,西方国家往往有意在5月7日或8日纪念二战”“斯大林于5月7日当天正式向英美两国发出抗议……在斯大林的坚持下……德国人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正式的’投降仪式……此后,苏联一直在每年的5月9日进行红场阅兵,突出自己才是二战中的中流砥柱”概括得出原因;根据对上述德国两次投降因素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分析评价德国两次投降的行为,包括一方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恶化了苏联与西方的战后关系、为冷战埋下了伏笔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206年蒙古国建立前后,蒙古族医与巫的界限尚不很清楚,故卫生保健制度也是比较原始,蒙古国建立后,医事制度逐渐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特别是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对医疗保健提出迫切要求。忽必烈为了提高医生医疗水平,淘汰不合格医生,于1272年正式建立“医学提举司”,专门负责太医以及各级医学人才的考校,并负责校勘医藉指导各路医学及辨别药材等。1282年,又正式建立了为太子保健服务的“典医监”等机构。1288年还在地方设立了“官医提举司”,管理医户差役词讼等事务。1292年,于广惠司下建立“回回药物院”,职别从五品,专门管理回回药事,使阿拉伯医学在中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294年又建立掌医监及广济提举司,管理修合药饵,以施贫民。至此,元代的医事制度,已基本形成,并有较完整的医疗保健制度。

——摘选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忽必烈医疗保健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忽必烈医疗保健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即便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条件下,其主张和价值观仍有着“大用”;又有人提出了其它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仔细识读上面漫画,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并结合上述文字说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楚;不论从何种角度或选择何种观点,只要言之有据,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地理大发现时代,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人们带着各自的纪年方式和时间体系参与全球化,对相互交流和沟通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为此,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对历法进行改革,使日期计算恢复正常,也更加精确。格列高利历(即俗称的阳历)逐渐成为一部绝对的天主教历法,但新教国家出于宗教和政治上的原因,长期抵制格列高利历。由于旧历法给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增添了麻烦,到18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基本上采用格列高利历.19世纪末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且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1884年,由英美两国主导的华盛顿国际子午线大会确立本初子午线和建议采用以格林成治子午线为基准的“世界日”,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欧洲国家和北美地区到20世纪上半期都已接受时区体系,同时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也依然盛行。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在清末“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之下,旧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包括以皇帝年号纪年体系为表征的时间观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康有为宣扬孔子纪年,将其视为国家创制的重要方面,以维护当下的政治权威。刘师培提出黄帝纪年之后,革命党人群起响应,以图将清统治者与华夏民族区分开来。民国建立,孙中山通电全国使用公历。新建的民国政府还通过对各种新式节日的庆祝,来显现现实政治权威,在民国时期,改换阳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引起民间诸多反对,政府改换阳历的努力遭遇极大挑战。

——摘编自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时间体系标准化进程的特点及其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纪年变革的背景和影响。

 

查看答案

这种西方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这种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这种西方文学”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动荡、黑暗、不平等的现实与原先的设想差距太大

B. 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人们对现实极为不满

C. 殖民压迫与封建压迫沉重,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 两次世界大战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精神危机

 

查看答案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A.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 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 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