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D 【解析】试题分析:清初的山西人口结构中,从多到少依次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了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故A项错误;当时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整个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政策,故排除C项;因为追求财富,当时在山西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工商业城市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它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官营手工业

B. 私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外商企业

 

查看答案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材料反映明朝

A. 鼓励民间贸易

B. 禁绝朝贡贸易

C. 实行海禁政策

D. 造船技术落后

 

查看答案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 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查看答案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交子的出现                  B.坊市界限的突破

C.商帮的形成                  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查看答案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有“寸锦寸金”之称,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织造技术。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 私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田庄手工业

D. 家庭手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